自2001年中国全面实施第一套机动车排放标准以来,二十年间排放标准经过五次变化,不仅各项指标越来越严格,标准更迭的速度也是世界罕见。虽然我们的机动车排放标准起步晚,但2021年7月1日国六排放标准正式实施,标志着我们已在二十年的时间内大踏步反超了欧洲排放标准的推行。随着排放标准的进一步提高,中国道路运输领域内节能减排的环保任务终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不可逆的环保趋势推动商用车行业减排降碳发展
21世纪初期,可持续发展概念进入中国,我们参考欧洲制定的排放法规也在同一时间开始执行。在“国一”至“国六”的近二十年时间,我国汽车产业产能实现了持续优化,通过排放的限制主动引领了产业整体的升级,增强了我国汽车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排放标准的升级对于我国加快改善空气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减少了酸雨、雾霾等现象的发生。
到2021年,我国的降碳战略被提到了与减排同等重要的位置:我国承诺将在2030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之后逐步降低,并在206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净排放为零的“碳中和”在双碳战略的强化之下,环保理念拥有了全新的语境,作为碳排放大户的商用车在这一语境中占据了更中央的位置。商用车减排降碳大趋势如同一列飞速行驶的列车,正在不断逼近目的地。然而正如列车时速总有极限值,商用车的减排也存在上限。自国四标准实施以后,柴油重卡已经需要通过外挂尿素罐来处理超标的氮氧化物,未来随着更加严格的减排标准落地,对于商用车企业的研发投入要求将越来越高。在整个商用车行业接近减排瓶颈之时,尽快切换新能源方向似乎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商用车行业拥抱新能源是最正确的道路
为了跑赢“双碳”、“减排”大赛道,不少商用车企业已经提前行动,落实了以新能源为核心的多能源并举战略。其中,吉利商用车旗下远程汽车就是多能源并举的坚定践行者,因成立之初就确立的新能源为核心多能源并举战略抢占了先机。自2016年正式进入市场以来,远程汽车已经形成了以纯电动和增程式e-GAPF动力系统为核心的城市商用车产品和以甲醇清洁能源和换电技术的电驱动力系统为核心的公路商用车产品,在未来以新能源为主导的商用车市场中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于用户来说,更换新能源商用车将可以跳出国六标准的限制。以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新能源模式来说,天然气及甲醇都属于清洁能源,排放要比汽柴油清洁得多,更容易满足国六排放要求。除了针对特定区域用户的经济性优势之外,在我国发展天然气和甲醇燃料还有关乎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同时,二氧化碳还可以成为生产甲醇的原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对于双碳战略意义重大。
而纯电、换电、氢燃料电池等模式更是因为零排放,无需考虑燃油车的排放标准难题。另一方面,目前国家相关政策也越来越偏向于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截至目前,国内已有39座城市对新能源商用车开放了路权,未来这一数字将进一步提高。更换新能源商用车,对于用户来说就意味着一步到位提前满足了今后所有的排放标准以及未来更便利的路权。诚然,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商用车价格相比同级别燃油商用车不占优势,但可以为用户显著免去一大笔运营和维护成本。以远程汽车最新发布的星智轻卡为例:按每天跑150公里,每年出勤300天算,一年可节约燃料成本2万多元,同时可节约近一半的维保费用。而采用换电模式的重卡成本节约则更为明显:今年四月,吉利商用车百色矿山换电站正式投入运营,在业界首创“风光储充换”一体化综合能源站,据测算,通过能源网络的支持,每辆换电重卡五年可比柴油车辆节约19.75万元。另外针对新能源车型,已经涌现出了一批以“绿色慧联”为代表的绿色运力和智慧车联网平台提供商,为用户提供更为灵活的租车、购车方案和投入更低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这对于用户而言极大地降低了新能源商用车门槛,可以更顺利的完成燃油商用车到新能源商用车的转换。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汽车设计研究专家郭孔辉曾在分析中表示,与燃油车相比,纯电动客车、纯电动重卡的使用优势很明显,很多节省使用成本都在50%以上;另外电机比柴油机结构简单、部件少,不容易出故障,给用户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节省了维护的成本;虽然新能源商用车购车成本相对较高,但案例显示,用户3年就可收回成本。
无论是天然气、甲醇这样替代汽柴油的清洁能源,还是纯电动、增程式混动、氢燃料电池这样的新能源,现在都可以在环保性和经济性之间找到平衡,为用户带来利益,为环境减轻压力,同时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新能源为核心多能源并举的发展战略,迎来的将是三赢的局面。
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表明了我们国家对于以道路交通领域为标杆推行节能环保的坚定决心,也推动着我国商用车行业新能源化的快速普及,一片充满可能性的蓝海市场已经打开。商用车行业应该尽快抓住这一历史交替下的重大机遇,搭上“新能源战略”这趟快车,走出全新的发展方向,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